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窃明 > 第四十三节 义利

第四十三节 义利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圣人还说子贡的所作所为固然让他为自己赢得了更高的赞扬但是同时也拔高了大家对‘义’的要求。往后那些赎人之后去向国家要钱的人不但可能再也得不到大家的称赞甚至可能会被国人嘲笑责问他们为什么不能像子贡一样为国分忧。圣人说子贡此举是把‘义’和‘利’对立起来了所以不但不是善事反倒是最为可恶的恶行。”

柳清扬小时候看过不少书其中自然也包括论语所以孔子的生平事迹他自然也是信手拈来:“那是春秋时期鲁国制定了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看见同胞被卖为奴婢只要他们肯出钱把人赎回来那么回到鲁国后国家就会给他们以赔偿。这道法律执行了很多年很多流落他乡的鲁国人因此得救因此得以重返故国。”

“真是善法!”听众们齐声称颂道。

“后来圣人有一个弟子叫子贡他是一个很有钱地商人他从国外赎回来了很多鲁国人但却拒绝了国家的赔偿因为他自认为不需要这笔钱情愿为国分担赎人地负累。”

“真是一个善人!真不愧是圣人的弟子。”众人们又齐声为子贡叫好。

众人的颂扬声让柳清扬却微微一笑他等到大家的声音静下来了一些后说道:“但圣人却大骂子贡不止说子贡此举伤天害理。祸害了无数落难的鲁国同胞。”

这两天范乐由陪着黄石在福建走了不少地方。因为福建自古就有跑海的习惯所以这千年下来大木头早就都被砍倒做成船了。无论黄石想要跑海贸还是要清剿海盗都需要大量造船而福建能用来制造大型战舰的木头实在少得可怜。

面对福建山上成片的小树黄石手下的席水车专家范乐由不禁感慨道:“当年在辽东的时候我们没有足够地水力。现在有了水力结果又没有木头了。”

黄石又询问了一些福建本地的军户这些年来闽、粤、浙三省的大明水师如果要造大型兵船的话一般都是从云贵地区搬运木头。或者从中南半岛还有南洋进口。福建、广东的大型木料数量实在太稀少了肯定不够大举造船所需。

“或许将来我们可以从辽东运。”一个跟随黄石勘探地形的水利工人曾经在宽甸地区呆过长白山区的千年老林一直是陈继盛最好地屏障东江右协游击军队在那里平时打黑熊战时打后金兵林海就是他们的家园一般。

大明统治长白山二百多年。辽东汉人虽然多但也就是打猎而已很少砍伐树木所以那里的树木都是高大茂密据那个军户说两人合抱不过来的大树在长白山上比比皆是而且东北天寒地冻树木长得比较慢所以质地也比较密实。用来造船应该很合适。

“啊——”

大家顿时都出了惊呼声。孔夫子既然说这件事情做得不对那大家当然就相信子贡确实做错了不过他们怎么想都觉得子贡是个好人而且明明是做了一件为国分忧地大善事怎么会伤天害理了呢?

长生岛官兵议论纷纷地时候柳清扬一直但笑不语过了一会儿他们也没有议论出个所以然来于是就重新向着柳清扬围拢过来齐声叫道:“柳将军。您就不要卖关子了。”

“圣人说世上万事不过义、利二字而已鲁国原先的法律所求的不过是人们心中的一个‘义’字只要大家看见落难的同胞时能生出側隐之心、只要他肯不怕麻烦去赎这个人、去把同胞带回国那他就可以完成一件善举。事后国家会给他补尝。让这个行善举的人不会受到损失而且能够因为他心中的‘义’而得到大家的赞扬长此以往愿意做善事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所以这条法律是善法。”

柳清扬留给众人一些消化地时间只见大家都默默地点头脸上都露出深思之色。

“倒也不是不能考虑”黄石对这个念头也没有立刻否定。木料地海运成本现在还不好说但如果不是很高的话比陈继盛更趁木料的人还真不好找何况长白山木材的质量也很少有地方能比:“说不定还真要回东江镇买木头呢嗯砍木头总比满山遍野地挖人参方便陈副将别的没有就是有林子他的木头肯定是全天下卖得最便宜地再说我还可以白送他些钢锯嘛。”

让大家轻松地笑过了一番后黄石负手而立良久:“不过这都是后话了这些全都需要大量的银子只有等柳兄弟把钱筹集好后我们才能大展拳脚。”

……

七天前在登州那个商人负气地拿着他的五百两银子离开后柳清扬就行若无事地回去继续工作了。当时很多人都有些不解不知道柳将军为什么要把热心的捐助者气跑。但是当时工作繁忙大家也都只好把疑惑藏在心里。

事后有好事者向柳清扬提出了这个问题柳清扬沉思了一下觉得直接陈述自己的想法可能不太容易被手下理解于是淡淡地对着长生岛官兵们说道:“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吧这是有关圣人和圣人弟子的故事。”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