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 第330章 汇通银行

第330章 汇通银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到了这一刻,一切伪装,一切儒雅都消失了,有的只是赤膊相见,你死我活。

政治斗争,来不得一丝留情。

“你……竟然污蔑老夫!”汪伯彦手有些发抖,的确是被秦桧点到痛楚之处。

皇上最怕的不是乱臣贼子,不是乱民造反,而是借着忠君之名,架空皇帝,使皇帝成为傀儡。

“而王安石又是何等人?”秦桧道,“王安石年轻时即以文学才华出名,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读过王安石的文章后,忍不住赞叹说:“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对王安石评价极高。如此有名的人,仅仅当一个小小的地方官,难免有埋没人才之嫌。奇怪的是,当时推荐王安石的人很多,王安石均托故不出。即便是像欧阳修、文彦博这样的朝廷重臣表示希望王安石到京任职,也被王安石拒绝。王安石的这种行为在常人看来,是相当难以理解的。或许王安石当时的心态,有些类似当年西汉时的王莽,想以退为进,以博取更大的声名。”

赵朴微微一笑,并不理会,看向了秦桧。

有些事情,没有太多隐秘可言。

比如各种弹劾汪伯彦的奏章,外人可能看不出什么,可是赵朴通过内卫得知,或多或少,都与秦桧有些关联。

只是,赵朴也不在乎。

臣子之间,没有斗争才不正常,有斗争才是正常事件,只要不脱离预定轨道就行。

“可是我却不这样认为。到京城任官,固然好处极多,可是京城人情繁杂,钩心斗角不断,必然要牵涉到各自利益体系内,过早进入京城,好处很少,坏处极大。王安石一直致力于地方,便是为了借地方历练,积累变法经验。”

“王安石成功了,地方上的历练,使他提出了一些列法令。青苗法,减缓高利贷对百姓盘剥;免役法、募役法,增力朝廷财力。市易法,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方田均税法,抑制兼并;均输法,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保甲法,农民编为保甲,以提升军队战斗力;保马法,官马由农户保养,减少了政府支出。将兵法,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兵,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设军器监设置军器监,监督制造兵器提高了武器的产量和质量。”

“若是这些法令,实施下去,我大宋真的可能中兴。只可惜,王安石高估了自己的才能,也低估了人性的低劣!”

“以一州之长,入住中枢,可谓是根基浅薄,人脉匮乏,多数会处处受制。此刻,王安石应当韬光养晦,积累人脉,拉拢君子,减少阻力;可惜他太急躁了,总是想着快快变法,快快富强,却哪里知道,治国之艰难,富强之艰难?根基不牢,却又四处树敌,哪能不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觉察着皇上的眼神,秦桧似乎明白了什么,问道:“汪大人,觉得诸葛武侯是何等人物?而我朝王荆公,又是何等人物?”

汪伯彦道:“诸葛亮乃是一代明相,保持蜀国安定,功过千秋;而王安石不过是一代奸相,致使我朝有靖康之耻。此二人一忠一奸,好似白云与泥土。”

秦桧却笑道:“诸葛亮之才,在于文治,而不在于武功。其才在于蜀国稳固、富饶,以一隅之地,抗衡北方强魏;至于武功,六出祁山,无功而返,可见其武功之不足。书生用兵,不知深浅,怎能不败!可论及人品吗?诸葛武侯,人品真的不怎么样!铲除异己,致使李严、廖立等众臣纷纷贬谪,朝中唯有诸葛一派,形成大权独揽之势,致使后主权力架空,堪比傀儡。而后继者,姜维,也是继续架空后主,后主依旧是傀儡。世人皆是嘲笑后主,却不知后主不过一傀儡而已,无兵无权,空有皇帝的名头,什么也没有!”

汪伯彦脸色凝重,喝道:“你莫非是指责老夫专权?”

“官家委任大人为丞相,权势堪比蔡京,就是希望公正无私,可是大人呢?却是借助一己之私,私自扣押弹劾奏章,致使官家双耳不得闻纷乱之事。丞相难道无罪吗?”秦桧言词确确,咄咄逼人。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