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大军阀 > 明末大军阀 第五百零五章 整顿朝堂(二)

明末大军阀 第五百零五章 整顿朝堂(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此外,本公还有一道命令:现在朝中除了都察院、五寺之外,共有礼部、吏部、刑部、工部、民政部、财政部、国防部、装备部、参谋部、农事部、卫生部、军情部、商务部,十三部,这十三尚书全部入阁,为内阁大臣,今后大明的军国大事,均由内阁发出,交陛下批红,然后转各部执行。”

但是在许铭宣读完方略之后,刘衍却看了看依然陷入震惊中无法自拔的百官,冷声说道:“太祖定下御史言官风闻言事的祖制,本意是好的,就是要让文武百官能够被时刻监视,让百官不能贪赃枉法,让奸臣不能祸国殃民。”

至于幕府,刘衍决议取消幕府政务部,部长王文镇改任吏部尚书,原吏部尚书改任工部尚书。

“睿亲王,我安排的后面的斥候送来的消息,陛下全军覆没了,肃亲王、安平贝勒、郑亲王、饶余贝勒、武英郡王全都战死了,还有蒙古两黄、两蓝旗、外藩蒙古各部,以及汉军各旗,全都完了!”

多尔衮静静听着代善的禀报,脸色也越发的难看起来,旁边的多铎更是脸色惨白,这一战败得太惨了。

此时刘衍看着满朝文武,有人失落,有人激动,有人错愕,有人若有所思,百官百样,大殿之中陷入了不同寻常的沉寂。

不过刘衍也有解决办法,那就是将在明军中大力普及火器,今后的明军将全部参照新军的模式进行整顿,用装备优势和战术优势来抵消制度造成的战力消减。

刘衍已经做好准备大开杀戒了,只要能够让华夏冲出困境,杀人也是必要的一个过程。

与此同时,辽东盛京西面八十里外的沙岭墩,多尔衮、多铎、代善率领满清残部将近七万大军抵达这里,在寒风中安营扎寨。

王承恩惶恐不已,失魂落魄的离开了大殿。

代善忽然看向多尔衮,问道:“睿亲王,咱们这样做,代价是不是太大了??”

多尔衮猛地瞪向代善,面目狰狞的说道:“我比皇太极更了解刘衍,自从刘衍出现之后,战争已经不同以往了,我大清满蒙铁骑再无用武之地,唯有向刘衍一样操练新军,才是我大清唯一的出路!难道礼亲王认为,我率部撤军,将陛下他们丢给刘衍,当真是为了争夺皇位??不!皇位我甚至都可以放弃,我要的是大清的变革,要的是大清能够入主中原!而这些,只有我能做到,所以皇太极,必须得死!”

——

ps:感谢书友树苗天下飞捧场,东仙在努力码字,为大家奉献更精彩的故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所以新政必须全国同时推广,不能缓慢推行,否则那些阻挡新政之人,便会有时间做出应对,阻挠新政的推行!”

在沙岭墩的墩台上,多尔衮、多铎、代善三人望着东面的旷野,目光所及之外就是盛京,是大清的国都所在,也是三人最终的目的地。

刘衍斩钉截铁的说道:“就是因为兹事体大,本公才要直接全国推行。本公也不怕诸位知道,这套新政要抑制土地兼并、追回被侵占的军屯耕地、要限制豪强劣绅、要禁止官员经商买地、要重视工商发展、要裁撤军官家丁、要整顿天下卫所兵马、要限制将领拥兵自重等等,每一项都会引发动荡,每一项都会引来尸山血海!”

至此,朝廷各部的改革暂时告一段落,礼部、御史台、鸿胪寺等衙门的人事和职能暂时不变。

“朝廷的改革就是这样,各部的整顿要在两个月内完成,期间北京城要实行军管,任何人都要以军令为先。”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