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建文帝去哪儿 > 第四十六章 两个小孩的较量(一)

第四十六章 两个小孩的较量(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那位不到十五岁的少年身材比三保高了一个头,头系折巾,齐眉一道枣红色的抹额。一身月白绣绫短衫,腰间紧系一条银色功夫带。衫只及膝,下面白绸纨裤,用细带束缚得贴身,显得身材结实有力,挺立健美。

加之这位眉清目秀,唇红齿白,眼睛清澈如水,越发显得玉树临风。在龙腾虎跃之间,而手中花枪上那一大团红缨就像春天的山花般,牵扯着人的视线。

“呵呵,还真有两下子,这套路还真是和李连杰有的一拼,这要是放到现代,那绝对是功夫巨星!”

马文铭跟着三保挤进了人圈,看到这龙马精神的大少爷,不禁眼睛一亮。不过他一看到三保的颜色有些失望,立马把他拽了过来,使劲按了按他的肩膀,三保虽然年幼,心眼也不比筛子少多少,立马也和众人鼓起掌来。

“好,小公爷好功夫!”

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粉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船舫形的“香洲”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的“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

倚玉轩之西有一曲水湾,这里有三间水阁“小沧浪”,它与北面的廊桥“小飞虹”分隔空间,三十六鸳鸯馆的水池呈曲尺形,台馆分峙,装饰华丽精美。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又有“与谁同坐轩”乃为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倒影楼”,另一个对着“三十六鸳鸯馆”,而后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与谁同坐”取自苏东坡的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故一见匾额,就会想起苏东坡,并立时顿感到这里可欣赏水中之月,可受清风之爽。西部其它建筑还有留听阁、宜两亭、倒影楼、水廊等。

马文铭两兄弟跟随着自慰兄正在这大开眼界,这还只逛了一个角落,在西苑的垂花门处,便听见里面一阵阵惊天动地的喝彩声。马文铭心里纳闷,杨自慰却拦住一个匆匆赶路的小丫头,低声问道:“谁在那边喧哗,拿咱们这里么?要是夫人和老爷怪罪下来怎么办?怎么也没人管管?”

“杨大人!”那丫头被问得一愣,抬起头,才现问话的是这宅院的保安头头,结结巴巴地回答道:“小.....小的也不太.....不太清楚.....好像,好像是大少爷在那边练枪。可能是他的一帮朋友们没见过那么好的枪法,所以,所以都赶去开眼!”

“哦,你去吧!”

围着看热闹的大部分不是沐春的小伙伴就是这院子里的下人。平时很少有热闹看,不断扯着嗓子为他喝彩。在他们眼里,沐春手中的花枪简直使得出神入化。什么迎门一探,什么金鸡三点头,什么梅花七蕊,传说中的绝世枪术几乎都被这小公爷一个不落的使了出来。耍到兴头处,少年人的身影几乎和抢影融为一体,只见得一团团白雪包着一朵朵红梅,要多花哨有多花哨,要多好看有多好看。

同样的一团枪花,看在马文铭眼里却别有滋味。有道是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马文铭对传统的套路没有具体学过,但论起跟人交手的经验和对杀人的见识,就是那猛人张定边都忌惮几分。</dd>

杨大人转过头,脸色立刻从寒冬到春风。跟马文铭解释道:“公爷的家小在三个月前搬到了这里,这大公子名叫沐春,非常好武.....”

“看来这位小公爷的功夫很是了得,大哥,咱们也去开开眼界呗!”

马文铭倒是没有什么,三保一听说有人在耍弄枪棒,那眼睛里面立马开始冒星星,不待身边两位大人的应允,就快步向那边赶去。

时令已快要出伏,湖畔上,有大量的芦苇摇摇曳曳,荷叶漫天,把西下的斜阳都染得碧绿。斜着直着从碧绿之中穿出的红色粉色白色的荷花婷婷袅袅,迎风起舞,风景甚为可人。

但三保现在已经没心思看风景,一拐到河洲,目光便被人群中那个矫健的身影吸引了过去。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